黑龙江省








































































































































黑龙江省
简称:
图中高亮显示的是黑龙江省
名称起源清朝黑龙江将军辖地。以中俄界河黑龙江为名。
行政区类型

省会
(及最大城市)
哈尔滨
省委书记張慶偉
人大常委会主任張慶偉
省长王文涛
政协主席黃建盛
面积473,000 km²(第6位)
-占全国4.89%
-占水域%

人口(2015)
3812万(第15位)
-密度
83/km²(第26位)
-占全国%

总和生育率(2010)
0.75(第28位)
方言东北官话(北满方言)

GDP(2016)

¥15386.09亿元
$2263亿美元(第21位)
-人均
¥40,365元
$5,936美元(第21位)
-占全国2.65%

HDI(2014)
0.755( 高 ,第12 [1]位)
主要民族
汉-95%
满-3%
朝鲜-1%
蒙古-0.4%
回-0.3%
邮政编码
电话区号
市树
市花
车辆号牌
地级行政区13个
县级行政区128个
乡级行政区1284个
ISO 3166-2CN-23

政府门户网站
http://www.hlj.gov.cn

黑龙江省(满语:Sahaliyan ula),简称,位于内满洲北部,是全国最北和最东的省份, 省会驻地为哈尔滨[2]。中俄界河黑龙江为境内最大河流,黑龙江之名由江名而来。省界北、东与外贝加尔边疆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接壤,南接中国吉林省,西邻内蒙古自治区,土地面积共约47.3万平方公里(含加格达奇、松岭),排名全国第6。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省常住人口约3831万人,其中汉族占95%以上,另有回、满、蒙、朝等53个少数民族。


黑龙江是中国重要的装备制造业、能源工业与农业基地,工业门类以机械、能源、食品、医药工业为主;粮食总产量和商品粮调出量均居全国首位[3]





目录





  • 1 历史


    • 1.1 古代


    • 1.2 近现代




  • 2 地理


    • 2.1 地形


    • 2.2 水文


    • 2.3 气候




  • 3 行政区划


  • 4 人口


    • 4.1 民族




  • 5 经济


    • 5.1 工商业


    • 5.2 农林牧渔业




  • 6 交通


    • 6.1 铁路


      • 6.1.1 普速线


      • 6.1.2 高速线




    • 6.2 公路


    • 6.3 水运


    • 6.4 航空




  • 7 文化


  • 8 宗教


    • 8.1 佛教


    • 8.2 道教


    • 8.3 基督宗教


      • 8.3.1 东正教


      • 8.3.2 天主教


      • 8.3.3 基督教新教




    • 8.4 伊斯兰教




  • 9 旅游


    • 9.1 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9.2 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


    • 9.3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9.4 其他




  • 10 教育


    • 10.1 高等教育




  • 11 1949年后主要领导


  • 12 参考文献


    • 12.1 引用


    • 12.2 来源




  • 13 外部链接





历史




古代



  • 黑龙江在商周时期的居民为“肃慎”部落,以狩猎为生,据历史记载曾向周成王进贡弓箭。


  • 汉朝時这儿居住的民族史书称为“挹娄”人,已可以以农业为生,但也狩猎,曾向三国时的魏国进贡过猎物。这个时期是黑龙江建置设治之始。约公元前2世纪,扶余国建立,成为黑龙江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政权(也有说法第一个民族政权为挹娄人的国家),为玄菟郡所管辖。


  • 南北朝时代这儿的人被称作“勿吉”。


  • 隋朝时,黑龙江流域东南部为靺鞨各部生活区域,西部为室韦各部生活区域。靺鞨和室韦均与隋保持贡属关系。




  • 唐代的一些文献提到“靺鞨”,部落众多,居住在黑龙江流域的为“黑水靺鞨”。唐代已在黑龙江流域遍设府、州,委派官吏,实行管辖。


  • 武则天圣历元年(698年),居住在今牡丹江上游地区的粟末靺鞨在统一了靺鞨各部以后,建立震国,臣属于唐王朝。

  • 713年,唐玄宗赐封大祚荣为“渤海郡王”,又以其所居之忽汗州,加封为“忽汗州都督”。大祚荣立刻将震国国名更改为“渤海”,以忽汗州(号上京龙泉府,今黑龙江省宁安市西南东京城)为上京,史称“渤海国”[4]

  • 722年,黑水靺鞨酋长倪属利稽到长安朝见皇帝,唐玄宗封他为“勃利(伯力)州刺史”,此时黑龙江流域已经属于唐朝燕州。

  • 726年,唐在黑水靺鞨设黑水都督府管辖今黑龙江中下游、松花江下游一带;旋即于729年设室韦都督府,辖今黑龙江西部。後渤海國興盛,降伏靺鞨[5]

  • 916年,契丹族首领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大契丹国),与南边的北宋王朝并存。辽代今黑龙江地区归东京道管辖。

  • 1115年,生活在今黑龙江阿什河流域的女真完颜部完颜旻建金朝,定都于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1125年金灭辽,1127年灭北宋。后迁都中都(今北京一带),再迁都至汴京(今河南开封),黑龙江地区仍归上京路管辖。

  • 1234年(金天兴三年),蒙古与南宋联合灭金朝,黑龙江流域分属岭北行省和辽阳行省,元中叶以后,为开元路和水达达路所辖。元朝并在黑龙江下游东岸的奴儿干城设置征东元帅府。


  • 明永乐七年(1409年)在元征东元帅府旧址设奴儿干都司,管辖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等流域的所有军事建制机构,永乐九年(1411年)正式开始行政管辖权。都司的主要官员初为派驻数年而轮调的流官,后为当地部落领袖所世袭。宣德九年(1434年)正式废弃,共持续25年,但原设于此处的卫所仍然存在,以对当地继续实施羁縻统治。


  • 清初将这里作为自己的起源禁地,禁止汉人入内,并作为流放犯人之地。清顺治四年(1647年)在宁古塔地区设置牛录章京,1653年设昂邦章京,1662年升驻宁古塔将军。






1820年清朝行政地图,现今的黑龙江省属于当时的吉林将军及黑龙江将军。




  •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设置黑龙江将军,“自是三分,吉江并列”,是为黑龙江作为行政区域名称之始。这一时期的黑龙江将军辖区面积广大,东、南至松花江,与吉林将军辖区接壤;北至外兴安岭与俄罗斯为界;西至喀尔喀接车臣汗部界。今黑龙江省松花江以东地区则由吉林将军辖制。


  • 康熙帝在位前期,俄国屡次与清帝国在满洲北部发生冲突,1685年雅克萨战役中清军击败俄军,4年后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规定中俄以外兴安岭、额尔古纳河为界[6]。这也是国体意义上的“中国”首次出现在外交文件上[7]



近现代



  • 19世纪鸦片战争后俄国与清政府签订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和乌苏里江以东约100万平方千米的中国领土分两次割让给俄国。晚清同治、光绪年间,黑龙江地区逐步取消封禁,放荒招垦,人烟渐稠,民事日繁,遂添设府、厅、州、县建制。

  • 1907年4月(清光绪三十三年三月),清廷裁撤黑龙江、吉林、奉天将军,设立东北三省。黑龙江省的行政区域承袭黑龙江将军管辖范围,东南和南部与吉林省毗连,西南与奉天省为邻,西部与蒙古接壤,北部和东北部以黑龙江与俄国为界。全省总面积约57万余平方公里,省治齐齐哈尔城。

  • 1912年,清王朝被推翻,黑龙江开禁,后来发现了金矿,淘金者纷纷涌至。民国时期黑龙江省名称和行政区划沿袭旧制不变以松花江为界,南归吉林省,北为黑龙江省所辖。这期间,从山东,直隶(河北),河南以及其他省份的大规模移民纷至沓来。有几百万新移民定居在今日的黑龙江境内,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边疆社会。[8]






江桥战役中向齐齐哈尔进占的日军部队




  • 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后日軍由南向北大規模进攻满洲,与本地民眾及駐軍发生战斗,較著名的有如國民政府黑龍江代省主席馬占山指挥的江桥战役(1931年11月3日~19日)[9][10]。但由於其各自為政,遭到日軍一一击败,黑龙江全境也於民國二十一年初全部进入日军控制[11]。日本扶持建立满洲国,将原黑龙江省所辖范围分别划归兴安北、兴安东、龙江、黑河、滨江、三江六省管辖。[12][13]这一时期省际边界调整频繁,至1945年溥仪退位止,今黑龙江省界内划为龙江、滨江、三江、黑河、东满、北安6省。大量木材、粮食、煤炭以及矿产由此运往日本作为重要战备物资。日军还于北满各地建立各种工事、要塞、研究所等秘密军事机构,较著名的有进行细菌战、活体实验的731部队等[14][15]

  • 1945年日军战败后,黑龙江地区先后建立5个省级地方政权:黑龙江、嫩江、合江、绥宁和松江五省。此外还有哈尔滨特别市建制[16]

  • 1949年将今黑龙江地区的合江、松江、黑龙江、嫩江4省和哈尔滨特别市合并为黑龙江和松江两省,省会分别驻齐齐哈尔市和哈尔滨市。

  • 1954年松江省与黑龙江省合并成新的黑龙江省,省会为哈尔滨市,同时将原黑龙江省管辖的白城地区划归吉林省管辖。

  • 1969年7月,清代、中华民国时期原黑龙江省曾辖的呼伦贝尔地区由内蒙古自治区重新划归黑龙江省管辖[17]

  • 1979年7月,呼伦贝尔盟重新划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黑龙江省形成现今版图[18]



地理


黑龙江位于全国最东北部,是全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西起东经121°11′,东至东经135°05′,南起北纬43°26′,北至北纬53°33′,东西跨14个经度,南北跨10个纬度。全省土地总面积共约47.3万平方千米(含加格达奇和松岭),居全国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第6位。国境线长2981.26千米。



  • 接邻省区:吉林、内蒙古

  • 接邻国家:俄罗斯(北界黑龙江,东界乌苏里江)


中国疆域的最东点(黑瞎子岛)和最北点(漠河)均位于黑龙江境内。



地形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



黑龙江地势复杂多样,大体为西北、北部、东南部高,东部和西南部低。主要由山地、台地、平原和水面构成,大体可概括为“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本省地形可分五区:



  • 一、松嫩平原:在中部,属于东北平原北部,位于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之间,南部和中国吉林省的平原连成一片,由松花江、嫩江侵蚀和冲积而成。海拔150-200米之间,是本省的主要农业区和人口聚居区域,也是中国主要的粮食产区。

  • 二、三江平原:也称三江低地,位于东部,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条江河不断迁徙、泛滥所冲积而成,北起黑龙江,南抵兴凯湖,西迄小兴安岭,东达乌苏里江,平均海拔80-100米之间,沿江地区海拔不足50m。平原上零星分布着孤山和残丘,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富锦以东的广大地区原为大片沼泽、湿地,曾被称为“北大荒”,后开辟为耕地。

  • 三、大兴安岭山地:位于西北部,属大兴安岭山脉最北段,海拔约1000m左右,大部分由火成岩构成,长期受流水侵蚀,山顶浑圆。森林资源丰富。

  • 四、小兴安岭山地:位于北部。西北接伊勒呼里山,东南抵松花江岸,长约400公里,海拔600-1000米。谷地和山麓丘陵区多宽平的湿地。小兴安岭地区曾断续的有过火山喷发,五大连池就是1720年火山喷发后形成的堰塞湖。

  • 五、东南部山地:是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山地的一部分,属于长白山脉的北延部分,以张广才岭、老爷岭为主干,海拔多在600米和1000米之间,南高北低,山地经流水切割,多平顶方山。老爷岭北支完达山海拔200-500米。张广才岭主峰大秃顶子山海拔1690米,是黑龙江省内最高峰。



水文






石勒喀河与额尔古纳河汇合为黑龙江处



黑龙江水系发达,河流纵横,湖泊遍布;河流水量大,水力蕴藏丰富。


黑龙江境内除西部和中部有一些内流河、东南角属于绥芬河流域以外,其余河流都属于黑龙江流域。省内流域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1918条,其中流域面积在1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有18条。主要的河流有:




  • 黑龙江:是一条流经中、俄、蒙三国的国际河流,也是中国第三大河流,以克鲁伦河为源计算长度达5498公里,其中在本省境内长约1887公里;总流域面积达180多万平方公里,在中国境内流域面积约89万平方公里。黑龙江有额尔古纳河、石勒喀河南北二源,在漠河县西北部的洛古河附近汇合,始称黑龙江,黑龙江省之名即由江名而来。


  • 松花江:在本省境内长约939公里,是黑龙江的第一大支流。流贯其经济发达、人口稠密的中部地区,富航运、灌溉之利。


  • 嫩江:发源于伊勒呼里山,长1370公里,系松花江北源(从长度、流量、流域面积看,嫩江实应为松花江正源),部分为黑龙江与内蒙古两省区的界河。


  • 牡丹江:发源于吉林,在黑龙江境内长约700公里,是黑东南部的重要河流,松花江的重要支流。


  • 乌苏里江:发源于俄罗斯境内,为界河。


黑龙江的主要湖泊有:






镜泊湖的瀑布





  • 兴凯湖:位于黑龙江东南部密山市境内,总面积4380平方公里,按总面积计算为中国第二大湖泊。该湖为中俄界湖,位于中国的水面面积为1090平方公里。


  • 镜泊湖:位于牡丹江上游,面积92.5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火山熔岩堰塞湖。湖水出口处有落差达20米的吊水楼瀑布。


  • 五大连池湖:,位于黑龙江北部五大连池市,指五个首尾相连的火山堰塞湖,系1719年至1721年发生的火山爆发所形成。


此外,松嫩平原上还有许多小湖泊,当地俗称为“泡子”。



气候


黑龙江是全國最北的省份,地处欧亚大陆东岸东北亚区域的中高纬度地区,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依温度指标从北向南可分为寒温带和中温带;依干燥度指标从东向西可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全省四季分明,冬季漫长、寒冷、干燥,夏季短促、湿润、多雨,春、秋两季气候多变,最西北部全年无夏。全年平均气温从北往南在-5~4℃之间,自西北向东南渐低,相差近10℃。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30℃至-18℃,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18℃至23℃,年温差高达38℃-48℃。最北部的漠河县极端最低气温达-52.3℃,系中国最低气温记录[19]。全省全年晴朗天气较多,无霜期约90-120天。年均降水量400-700毫米,东部多、西部少,以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最多,可达700毫米以上;大兴安岭北部最少,不足400毫米。全年降水量的百分之60集中在六、七、八三个月;冬季和春季降水量少。春季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风能资源丰富。秋季冷空气活动频繁,降温较快。



行政区划


现辖1个副省级市、11个地级市、1个地区,以及65个市辖区、17个县级市、45个县、1个自治县。



  • 副省级市:哈尔滨

  • 地级市: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鸡西、双鸭山、伊春、七台河、鹤岗、黑河、绥化

  • 地区:大兴安岭(行署所在地:加格达奇)

  • 县级市:绥芬河、讷河、肇东、安达、五大连池、同江、富锦、铁力、尚志、密山、海伦、海林、北安、宁安、五常、穆棱、虎林
































































































































黑龙江行政区划#区划名称英文政府所在地面积(K㎡)人口(2010)




—副省级市—
1哈尔滨Harbin松北53,84010,635,971
—地级市—
2齐齐哈尔Khiliin建华43,0005,367,003
3牡丹江Mudan Ula东安40,4352,798,723
4佳木斯Giyamusi前进31,4922,552,097
5大庆Sartu萨尔图22,1612,904,532
6鸡西Kisikasan鸡冠23,0401,862,161
7双鸭山Döramo尖山26,4831,462,626
8伊春Yesön伊春区39,0171,148,126
9七台河Doloongoluud桃山6,223920,419
10鹤岗Togoruugüvee向阳14,7841,058,665
11黑河Khargol爱辉67,3901,673,898
12绥化Suwak北林35,2115,416,439
—地区—
13大兴安岭Tsagaanuul加格达奇46,755511,564


人口


根据黑龙江统计部门的数据,2016年底,总常住人口为3799万人。出生率0.612%,死亡率0.661%,自然增长率为负数。黑龙江人口呈现“出生率较低、死亡率较低、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特点,同时由于人口向外迁移,总人口从2014年起开始下降[20]

































































































黑龙江各市(地)面积与人口数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1]
区划名称面积(公里²)户籍人口常住人口
黑龙江452,645.0238,427,87738,312,224
哈尔滨53,067.959,920,21610,635,971
齐齐哈尔42,469.005,681,1375,367,003
鸡西22,488.461,892,2061,862,161
鹤岗14,679.981,091,0421,058,665
双鸭山22,036.191,515,8151,462,626
大庆21,218.732,798,1782,904,532
伊春32,759.661,269,5131,148,126
佳木斯32,704.002,527,3042,552,097
七台河6,221.42928,642920,419
牡丹江40,583.212,688,7932,798,722
黑河66,802.701,733,3761,673,898
绥化34,063.005,861,5945,416,439
大兴安岭地区82,975.05520,331511,564

注:全省人口数据包含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松岭,全省面积数据中未包括在内,详见大兴安岭地区条目。



民族


在黑龙江,漢族占絕大多數,其中很多人是清朝時山東、河北一帶的移民後裔。黑龍江的少数民族有满族(104万)、朝鲜族(39万)、蒙古族(14万)、回族(12万)、赫哲族(4000人)、等。省内有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齐齐哈尔有梅里斯达斡尔族区,此外有若干民族自治乡等。




经济



工商业






铁人王进喜纪念馆,位于大庆油田



黑龙江工业门类以重工业为主,是中国重要的机械、石油、煤炭、木材和食品工业基地;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是主要的工业中心,大庆油田、哈电集团等大型企业均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黑龙江矿产资源丰富多样,以石油、煤炭、金、石墨最为重要。本省石油蕴藏丰富,是中国最重要的石油产区,大庆油田系国内第一大油田。煤的分布很广,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等煤矿全国有名。石墨主要分布在鸡西、鹤岗,储量分别居亚洲前两位。沙金主要分布在小兴安岭北麓黑龙江及其支流沿岸的很多地方,黑河、呼玛等地很早就以产金著称。


黑龙江地处东北亚中心地带,交通运输发达,现已形成了以哈尔滨为龙头,辐射黑河、绥芬河等边境口岸窗口开展贸易的多层次对外开放格局,绥芬河为中国对俄罗斯第二大贸易口岸,贸易额千万/日。


黑龙江的大型企业主要有: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北大仓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通用集团齐齐哈尔二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齐重数控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齐齐哈尔北方机器有限公司、中国兵器工业集团齐齐哈尔建华机械有限责任公司、北满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北大荒农垦集团、哈尔滨电气集团、中国北车集团齐齐哈尔铁路车辆(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龙煤控股集团、哈药集团、东方集团、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



农林牧渔业






中俄界湖兴凯湖,中方一侧湖边多为沙滩,俄方一侧则多为芦苇、水草。该湖盛产淡水鱼类,渔业发达。



黑龙江黑土分布广,土地肥沃,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居全国首位,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约占全省总播种面积的四分之三左右,是全国最大的粮食产区和商品粮调出基地,粮食产量、粮食商品量、劳均生产粮食量、农机化程度和大型农机保有量、土地规模经营面积、土壤有机质含量、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等主要指标均居全国首位。[22]全省主要农作物以水稻、小麦、玉米、高粱、黄豆为主。黑龙江水稻栽培历史较短,但目前分布普遍,五常、响水等地大米全国闻名。本省是中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23]。黑龙江也是大豆的重要产区,产量居全国首位。经济作物以甜菜、亚麻、向日葵为主,甜菜和亚麻产量常居中国各省首位。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地势平坦,农业机械化水平很高。


黑龙江山地森林茂密,是中国森林资源最丰富的省份,木材蓄积量为全国之首,采伐量曾常年占中国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是中国最重要的林业基地。红松和落叶松是主要树种。小兴安岭中的伊春市是著名的林业城市,有“林都”之称。1990年代以来各林区逐渐实行全面禁伐,改为封山育林,发展林下经济。


黑龙江畜牧业发达。西南部齐齐哈尔、大庆等地牧场宽广、饲料充足,是本省主要的农牧业基地。乳制品业发达,在中国各省区中仅次于内蒙古居第二位。


黑龙江内河湖多产鱼类,淡水鱼资源居中国首位。松花江鱼产量约占全省一半。大马哈鱼、鳇鱼、鲟鱼、“三花五罗”等著名鱼种是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著名特产[24][25]。兴凯湖盛产中国四大淡水湖鱼之一的翘嘴鲌(大白鱼)。深山密林多野生动植物,盛产灰鼠、香鼠、貂、水獭等珍贵毛皮兽以及人参、鹿茸、麝香等名贵药材和木耳、蘑菇、松子等山林特产。



交通



铁路


黑龙江是中国修建铁路最早的省份之一,历史可上溯至沙俄在1897年开始在中国东北修建以哈尔滨为中心,东、西、南三个方向分别连接海参崴、满洲里、中国大连的中东铁路,即今天的滨绥线、滨洲线和哈大线。哈尔滨铁路局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第一个铁路局,辖区覆盖黑龙江省全境以及内蒙古自治区东北部。齐齐哈尔設有铁路货车和铁路起重机制造厂(哈尔滨车辆制造厂)。



普速线


黑龙江之国铁营业里程达5654.9千米,為中国铁路通车里程最长的省份。铁路干线和支线以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四个城市为轴心向四周辐射,贯穿全省所有地市,一直延伸到大、小兴安岭林区和三江平原腹地,形成全省铁路布局骨架。同时,通过国际、国内干线外接俄罗斯、朝鲜、蒙古,内联吉林、辽宁和内蒙古并与全国铁路网相连接。全省主要铁路线有京哈线、滨洲线、滨绥线、滨北线、绥佳线、牡佳线、牡图线、平齐线、通让线、齐北线、林密线、佳富线、福前线等。其中滨洲线、滨绥线与西伯利亚大铁路相连,成为欧亚大陆桥的重要组成部分;京哈线、平齐线、通让线、牡图线等则与相邻地区联通,接入中国铁路网。



高速线






哈大高速铁路所使用的crh380bg高寒综合检测车





  • 哈大客运专线:是中国东北地区首条高速铁路,于2007年8月开工,并于2012年12月1日正式通车。该线贯穿东北三省,连通黑龙江省会哈尔滨和东北最大港口大连,是世界首条运行于高寒地区的高速铁路,也是中国“四纵四横”高铁网络的主要组成部分[26]。哈尔滨西站至沈阳北站段同时为京哈客运专线的一部分。


  • 哈齐客运专线:于2009年11月30日开工建设,并于2015年8月17日通车[27]。该线连通黑龙江省内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三座重要工业城市,是黑龙江省第一条省内城际间客运专线,也是中国目前运营中的高铁线路位置最北的一条。


  • 哈牡客运专线(在建):连接哈尔滨与牡丹江,正线长度293.2公里[28]。该线于2014年12月15日开工,预计2018年建成通车。[29]并可与2015年建成的牡绥铁路(新线)相连接,届时哈尔滨-绥芬河间可实现2小时通达。


  • 哈佳铁路(在建):连接哈尔滨与佳木斯,线路全长343公里[30],于2014年6月30日开工建设,预计于2018年通车[31]


  • 牡佳客运专线(在建):2016年11月8日开工建设,预计2020年完工[32]。该线连通黑龙江省东部牡丹江、鸡西、七台河、双鸭山、佳木斯5个地级市,全长374.922公里,其中新建线路370.890公里[33]


已通车的哈大、哈齐高速线和在建的哈牡、哈佳、牡佳三条高等级线路,共同构成黑龙江省“十字加环线”的高速铁路网络,覆盖全省大部分地级以上行政区域和人口稠密地区。



公路



黑龙江公路总里程为162,464公里(截至2014年)。全省现有国家高速9条,国道8条,省道35条(其中地方高速路6条),县道220条,乡道4408条,村道13796条,专用公路6012条[34]。其中,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4300公里,居东北三省之首[35]。全省13个地市级行政区均和省城哈尔滨有国家高速公路连接。






黑龙江省高速公路网



途径黑龙江的国家高速公路有:




  • 北京-哈尔滨(G1 京哈高速)




  • 绥芬河-满洲里(G10 绥满高速)




  • 鹤岗-大连(G11 鹤大高速)




  • 大庆-广州(G45 大广高速)




  • 哈尔滨四环路(G1001 哈尔滨绕城高速)




  • 哈尔滨-同江(G1011 哈同高速)




  • 建三江-黑瞎子岛(G1012 建黑高速)




  • 鹤岗-哈尔滨(G1111 鹤哈高速)




  • 吉林-黑河(G1211 吉黑高速)


此外还有黑龙江省高速所属高速公路建虎高速、鸡虎高速、前嫩高速、绥北高速、北富高速、密兴高速、嫩泰高速、依七高速)等,成为各区域间的交通干线。各市、县、乡均有公路相连。



水运






黑龍江面



黑龙江省内河通航里程达5528千米,现有直营客运航线9条,以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为骨干,哈尔滨港、佳木斯港为枢纽的水运网贯穿全境。主要航线有:



  • 松花江航线:是黑龙江省水运主干线,每年5-11月通航。

  • 黑龙江航线:是中国最北部的内河航线,在同江和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伯力)与松花江、乌苏里江航线相接,冬季封航。

  • 乌苏里江航线:是中国最东部的内河航线,也是中俄界河航线,冬季封冻。

  • 嫩江航线:以运输煤炭、木材、粮食等货物为主,沿线经嫩江、齐齐哈尔、富拉尔基等港口。



航空


省内有兩座國際機場: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牡丹江海浪国际机场,三座國內機場:齐齐哈尔三家子机场、萨尔图机场和佳木斯东郊机场,航线通往全国重要城市和境外城市。支线机场数量居国内前列,覆盖鸡西、伊春、加格达奇、漠河、建三江、大庆等地;绥芬河有中国首个民营机场。据2016年统计,哈尔滨机场旅客吞吐量居东北三省之首。



文化


参见:黑龙江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列表


全省共有2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8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2008年将阿城区、呼兰区并入,哈尔滨市区八个区均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范畴之内)、齐齐哈尔(2014年)

  • 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宁安(1996年)、阿城(1996年)、依兰(1996年)、呼兰(1996年)



宗教


参见:黑龙江基督教、哈尔滨基督教、哈尔滨东正教


黑龍江的宗教有佛教、道教、基督宗教(含基督教新教、天主教和東正教)、伊斯兰教。其中,由於歷史原因,黑龍江省的東正教與俄羅斯東正教息息相關。黑龍江省有一些著名的宗教建筑:



佛教



  • 齐齐哈尔大乘寺

  • 牡丹江圆通讲寺

  • 佳木斯水源山佛光寺

  • 哈尔滨极乐寺



道教



  • 齐齐哈尔关帝庙

  • 绥化慈云宫

  • 尚志太和宫

  • 铁力太圣宫

  • 双城无量观



基督宗教



东正教





  • 哈尔滨圣·尼古拉教堂(已拆毁,于2007年在松北区伏尔加庄园重建)

  • 哈尔滨圣·伊维尔教堂

  • 哈尔滨圣母守护教堂



天主教




  • 哈尔滨东大直街耶稣圣心主教座堂

  • 哈尔滨士课街教堂

  • 齐齐哈尔圣弥勒尔教堂

  • 牡丹江天主教堂



基督教新教




  • 哈尔滨大直街德国路德会教堂

  • 哈尔滨哈利路亚教堂

  • 齐齐哈尔以马内利教堂

  • 佳木斯光复路教堂

  • 牡丹江基督教堂



伊斯兰教



  • 哈尔滨道外清真寺

  • 齐齐哈尔清真寺

  • 牡丹江清真寺

  • 佳木斯清真寺

  • 安宁清真寺

  • 依兰清真寺



旅游



中国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哈尔滨太阳岛公园(哈尔滨)


  • 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黑河)



中国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哈尔滨圣索菲亚教堂





  • 黑龙江科学技术馆(哈尔滨)


  • 索菲亚教堂景区(哈尔滨)

  • 黑龙江电视塔龙塔旅游区(哈尔滨)


  • 森工平山旅游区(哈尔滨)


  • 金源文化旅游区(哈尔滨)


  • 二龙山旅游风景区(哈尔滨)


  • 亚布力滑雪旅游度假区(哈尔滨)


  •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齐齐哈尔)

  • 明月岛风景区(齐齐哈尔)

  • 龙沙公园(齐齐哈尔)


  • 镜泊湖风景名胜区(牡丹江)

  • 火山口国家森林公园(牡丹江)


  • 大庆油田历史陈列馆(大庆)

  • 大庆铁人王进喜纪念馆(大庆)

  • 林海奇石风景区(伊春)

  • 嘉荫恐龙国家地质公园(伊春)

  • 五营国家森林公园(伊春)



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镜泊湖

  • 五大连池



其他




  • 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哈尔滨)



教育


截至2015年末,黑龙江共有研究生培养单位27所,普通高校81所,成人高校21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242所,普通高中377所,普通初中1563所,普通小学2802所,幼儿园5770个。



高等教育



黑龙江有1所985工程高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和3所211工程高校(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



1949年后主要领导







  • 黑龙江省委书记

    • 张启龙

    • 赵德尊

    • 冯纪新

    • 欧阳钦

    • 潘复生

    • 汪家道

    • 刘光涛

    • 杨易辰

    • 李力安

    • 孙维本

    • 岳岐峰

    • 徐有芳

    • 宋法棠

    • 钱运录

    • 吉炳軒

    • 王宪魁

    • 张庆伟






  • 省长

    • 于毅夫

    • 赵德尊

    • 陈雷

    • 韩光

    • 欧阳钦

    • 李范五

    • 潘复生

    • 汪家道

    • 刘光涛

    • 杨易辰

    • 陈雷

    • 侯捷

    • 邵奇惠

    • 田凤山

    • 宋法棠

    • 张左己

    • 栗戰書

    • 王憲魁

    • 陆昊

    • 王文涛






参考文献



引用





  1. ^ 《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 (PDF).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中国分部: 第102页. 2016 [2017-12-07]. (原始内容存档 (PDF)于2017-12-06) (中文(中国大陆)‎). 


  2. ^ 黑龙江.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 [2012年12月].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26). (简体中文)


  3. ^ 黑龙江省2014年粮食产量情况. 国家统计局黑龙江调查总队. 2015年8月7日 [2015年12月21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5年12月22日). (简体中文)


  4. ^ 徐俊. 中国古代王朝和政权名号探源. 湖北武昌: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年11月: 202–210. ISBN 7-5622-2277-0. 


  5. ^ 新唐書卷二一九靺鞨傳:“開元十年,其酋倪屬利稽來朝,玄宗即拜勃利州刺史。於是安東都護薛泰請置黑水府,以部長爲都督、刺史,朝廷爲置長史監之,賜府都督姓李氏,名曰獻誠,以雲麾將軍領黑水經略使,隸幽州都督。訖帝世,朝獻者十五。大曆世凡七,貞元一來,元和中再。……初,黑水西北又有思慕部,益北行十日得郡利部,東北行十日得窟說部,亦號屈設,稍東南行十日得莫曳皆部,又有拂涅、虞婁、越喜、鐵利等部。其地南距渤海,北、東際於海,西抵室韋,南北袤二千里,東西千里。拂涅、鐵利、虞婁、越喜時時通中國,而郡利,屈設、莫曳皆不能自通。……後渤海盛,靺鞨皆役屬之,不復與王會矣。


  6. ^ 《关于中苏边界问题》,中文版第75-83页,113-114页。


  7. ^ 吳志良<十六世紀葡萄牙的中國觀>,《澳門研究》,第4期,1996年,第24-42頁


  8. ^ Patrick Fuliang Shan. Taming China's Wilderness: Immigration, Settlement and the Shaping of the Heilongjiang Frontier Society, 1900-1931. Ashgate Publishers. 2014. ISBN 978-1-4094-6389-4. 


  9. ^ 川田(2010)p.170


  10. ^ 川田(2010)pp.172-174


  11. ^ 『1億人の昭和史1』(1975)p.147


  12. ^ 《滿洲國政府公報》第1號,1932年4月1日,第26頁


  13. ^ 《政府公報》,1934年10月11日,第61頁


  14. ^ Book on Japan's germ warfare crimes published. Chinadaily.com.cn. 2003-10-17 [2017-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8). 


  15. ^ Biological Weapons Program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04-10-21. -- 美國科學家聯盟(FAS)2000年4月16日。


  16. ^ 傅林祥,鄭寶恆著《中國行政區劃通史 中華民國卷》


  17. ^ 呼伦贝尔历史沿革. 凤凰网. 2007-05-18 [2015-04-2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9). 


  18. ^ 引用错误:没有为名为的参考文献提供内容


  19. ^ (英文) Extreme Temperatures Around the World - world highest lowest temperatures WebCite的存檔,存档日期2014-08-06.


  20. ^ 黑龙江省统计局. www.hlj.stats.gov.cn. [2018-03-0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8-06-12). 


  21. ^ 黑龙江省统计局《黑龙江统计年鉴2011》,ISBN 978-7-5037-6326-7,中国统计出版社


  22. ^ 陈宝林 张桂英. 黑龙江农业十个“第一”领跑全国. 黑龙江日报. 2016-11-18 [2017-10-0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10-10). 


  23. ^ 李景华. 马铃薯. 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0. [失效連結]


  24.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鳇. 中国动物物种编目数据库. 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1].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5). 


  25. ^ Froese, Rainer & Daniel Pauly, eds. (2012). Huso dauricus in FishBase. 2012年08月版本


  26. ^ 哈大高鐵開通 “四縱四橫”鐵路網主骨架獲重要進展. News.xinhuanet.com. [2017-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2-12-04). 


  27. ^ 我国最北高铁哈齐客专17日正式通车 首张车票今日售出. 网易新闻.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2-01). 


  2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新建哈尔滨至牡丹江铁路客运专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04). 


  29. ^ 龙江铁路项目建设获重大进展:哈牡铁路客运专线开工. 黑龙江新闻网. 2014-12-15.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9). 


  30. ^ 哈佳铁路预计下月开工 全程2.5小时设计时速200公里. 东北网.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4-12-18). 


  31. ^ 哈佳铁路开工建设. 哈尔滨市人民政府网站.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6-03-04). 


  32. ^ 牡佳客专昨日开工建设打造我省东部环线“两小时”经济圈. News.163.com. 2016-11-09 [2017-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5). 


  33. ^ 新建牡丹江至佳木斯铁路客运专线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第二次信息公告. 铁道第三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2-05). 


  34. ^ 黑龙江省公路局:公路概况 互联网档案馆的存檔,存档日期2017-02-02.


  35. ^ 黑龙江: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4300公里 伊春至嫩江段公路通车. Huoche.net. [2017-08-1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8-15). 




来源





  • 毎日新聞社 編集 (编). 1億人の昭和史1 満州事変前後-孤立への道. 毎日新聞社. 1975. 


  • 川田稔. 満州事変と政党政治. 講談社選書メチエ. 講談社. 2010. ISBN 978-4-06-258480-7. 




外部链接







  • 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














































Popular posts from this blog

飯後這10個壞習慣危害太大了,都是你習以為常的!可惜沒幾個人知道這些危害!

早晨一杯水,身體遲早會有4個變化!想身體健康,會喝水很重要!醫生關心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