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機工程學
電機工程師所涵蓋的領域包括設計複雜的電力系統… 一只設計先進的集成電路。 電機工程學 是以電子學、電磁學等物理学分支为基础,涵盖電子學、電子計算機、電力工程、电信、控制工程、訊號處理等子领域的一門工程學。十九世紀後半期以來,隨著電報、電話、電能在供應與使用方面的商業化,該學科逐漸發展為相對獨立的專業領域。 電機工程廣義上涵蓋該領域的分支,但在有些地方,「電機工程學」( 英语: Electrical Engineering )一詞的意義有時不包括「電子工程學」( 英语: Electronic Engineering )。 這個情況下,「電機工程學」是指涉及到大能量的電力系統(如電能傳輸、重型電機機械及電動機),而「電子工程」則是指處理小信號的電子系統(如計算機和積體電路)。 [1] 另一種區分法為,電力工程師著重於電能的傳輸,而電子工程師則著重於利用電子訊號進行資訊的傳輸。這些子領域的範圍有時也會重疊:例如,電力電子學使用電力電子元件對電能進行變換和控制;又如,智慧電網偵測電能供應者的電能供應狀況與一般家庭使用者的電能使用狀況,并据之調整家電用品的耗電量,以此达到节约能源、降低损耗、增强輸電網路可靠性的目的。因此,電機工程亦函蓋電子工程部分領域的專業知識。 目录 1 歷史 1.1 19世紀 1.2 近代發展 1.3 特大突破──固態器件和集成電路 2 学科教育 3 从业人员 4 关注的重点 5 分支 5.1 电力电子学 5.2 控制工程 5.3 电子工程 5.4 微电子学 5.5 信号处理 5.6 通信工程 5.7 测量 5.8 计算机工程 6 相關學科 7 參考文獻 歷史 自從十七世紀初期,關於電的現象就已經成為一門科學探索論題。威廉·吉爾伯特大概是最早幾位電機工程師之一,他首先設計出用于偵測靜電荷存在的靜電驗電器,亦最先明確地分辨與指出磁與電的不同,並且為術語「電」命名 [2] 。1775年,亞歷山德羅·伏打做科學實驗改良完善了可用于製造靜電荷的起電盤(electrophorus)。1800年,他又成功開發出能夠持續产生比較穩定電流的伏打堆,是最早出現的化學電池。 [3] 然而,相關的研究直到19世紀才正式展開。 19世紀 麥可·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从而奠定了電動機科技的基礎。 1827年,格奧爾格·歐姆提出的歐姆定律表明電流、...